海参苗和海参,海参苗和海参哪个好
一般情况,初次放苗每亩投放0.8~1 万头,规格的话最小是200个头。但是要产量达到400斤,这个关键的看放苗的成活率和养殖技术及其他条件的控制。
这么大的海参苗,每亩放500左右就可以了。低于这个数量不划算,超过这个数量会有影响。
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 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资深海参团队老尹家解答还望采纳。
一般情况,初次放苗每亩投放0.8~1 万头,规格的话最小是200个头。
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 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1、5/5 促进饵料取食与消化,加速稚参成长,提高稚参免疫力,有效减少了换水量和倒池次数,减少海参应激,有利于海参生长。
2、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
3、尽量避免人流、车流较多的地方育苗保苗。 换水应以微流水、少换水为好。换水过大对海参刺激较大,不换水容易造成水质和底质恶化。 饵料应选择优质饵料,投喂应根据实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避免投饵不足或过量。
4、有专门的海参饵料,育苗期投喂盐藻、角毛藻、叉鞭金藻等。目前的海刺参养殖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大棚养殖,第二种叫虾池养殖,这两种养殖方式所出产的海刺参品质较差,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在海中生长的特点和习性。
5、投喂饵料也是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随着海参的个头长大,疏散养殖密度,定期检查网笼,防止潜逃。
海参苗的颜色以略带绿色或者黄褐色的颜色比较正常,如果出现深红色或黑色的应该慎重选择。
海参一般为栗褐色,生长在岩石层比泥沙底的颜色深些,生活在海藻间的海参带有绿色,白色刺参非常稀少。较低水温区域如岩石层的海参,肉刺短根粗,身体肥厚。
圈养海参具有投资小、易管理、接近自然环境、海参回收率高、生长快的特点。圈养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年左右。海底播养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弥补海参天然繁殖的不足,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从而增加海参的产量。
近期不少用户反应,海参苗出现了体色发黑、生长慢等问题,严重影响海参苗的质量,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此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