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圈看护,海参圈挣钱吗
池塘底部礁体的材质和形状对夏季高温期海参的成活率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夏季池塘底部缺氧时,适宜的栖息环境是提高海参成活率的关键。
加深水位:保持一定的深度能有效降低水体透光度抑制草的生长同时防止整体水温过高。但要防范高温闷天及下雨分层导致的底部缺氧。
四是适时增氧,控制水质。高温期海水溶氧饱和度降低,池塘内易出现缺氧情况。可通过每次1/3以上的大量换水或使用增氧机增加池塘内的溶氧量,保证养殖海参的正常生活环境。五是科学换水。
消除泥皮 泥皮是参圈浮游植物、底栖植物死亡后的残骸,多夹有泥巴呈墨绿色,常漂浮在池角、池边, 这是绿色植物在池底死亡积累和在水体中死亡下沉积累,经一段时间受细菌分解,其比重比水轻才浮上水面的。
补充外源性饵料:因清圈后底部没有多少天然饵料,需要在放苗后补充外源性“利苗多”。既能提供参苗摄食所需的饵料,又能起到补菌的效果。
温度回升、光照时间增长,海参出礁后,开始正常摄食,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青苔。
加盖遮阴网,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最好在参池上面加盖遮荫网,用铁丝架住,水泥柱固定,这样水温能降低3℃左右,一方面能更好地创造海参正常摄食生长的水温条件。
夏季海参圈管理是整个养殖周期尤为重要的阶段,躲避在礁石里面夏眠的海参状态不容易被发现,但一旦发生病害损失都很严重。
育苗生产不规范。苗种问题全人工育苗成功解决了海参养殖的苗种数量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苗种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者,育苗生产不规范,造成苗种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海参养殖生产的全过程。
1、清圈时底部消毒处理,先漂白粉,后生石灰。其他化学类制剂,如:除草剂、杀虫剂不用。消毒后,合理搭配微生物,充分喷洒、注射处理底泥。让阳光充分晒圈至少10天以上。
2、清理参考:清圈时底部消毒处理,先漂白粉,后生石灰。其他化学类制剂,如:除草剂、杀虫剂不用。消毒后,合理搭配微生物,充分喷洒、注射处理底泥。让阳光充分晒圈至少10天以上。
3、用剪刀沿着海参的腹部从前往后剪开,清除内脏,并且剪掉海参的吸盘(嘴)。然后用自来水清洗剪开的海参,洗到黄色的水变成清澈的水。
1、可以对水源进行清洁,而且也要及时的进行冲洗,这样才可以防止聚集毒素。
2、底质管理 底质改良:由于饵料的投喂及烂草导致的黑底、臭底尤为严重,如不做好处理会造成高温期海参养殖风险系数的增加,所以这样的池塘必须做好定期改底,帮助底部恢复良好的环境,减少因底部发酵造成的缺氧中毒、底温过高。
3、四是适时增氧,控制水质。高温期海水溶氧饱和度降低,池塘内易出现缺氧情况。可通过每次1/3以上的大量换水或使用增氧机增加池塘内的溶氧量,保证养殖海参的正常生活环境。五是科学换水。
高温期管理要点:〈水位〉夏眠期水位控制在5米左右,深水位能抑制水草的生长,有助于大雨过后排淡稳定盐度差值,并能降低底热和底层缺氧的机率。
适当减少投喂量,把握好投喂时间。连续高温曝晒,水温普遍超过30℃,鱼、蟹等食欲下降,应减少投喂量,数量控制在平时的70-80%。投喂时间建议上午在7:00-8:00时,下午在5:00-6:00为宜。
一方面是防水变的发生,高温季节慎重进水,如果一定要进水,则每次进水前带水样到药店检测水质指标,符合养殖标准方可进水。
可以对水源进行清洁,而且也要及时的进行冲洗,这样才可以防止聚集毒素。
温差大,水质不稳定 很多养殖朋友发现降温后池塘水色变化大,也不像高温期一样浓绿,这是为什么呢?多是由于藻类变化引起的,高温期藻类活力强,加上投喂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多,适合藻类生长,易出现水浓现象。
相关推荐: